看了一本好書, 會和誰分享, 我喜歡把精彩的部份留下, 和未來的自己分享~
Ø如果我是製藥公司, 只要改變一個分子就可以申請二十年新藥專利, 然後說服醫生開藥, 創造消費需求, 再等到專利權期滿, 那麼, 我為什麼還要把錢投資在新藥開發的風險上?
Ø2002年的十大藥廠有美國的Pfizer,
Merck, Johnson&Johnson,
Bristol-Myers Squibb 和
Wyeth,
英國的GlaxoSmithKline,
AstraZeneca, 瑞士的 Novartis,
Roche, 以及法國的
Aventis. 這些藥廠都把銷售到美國的藥品價格調得比其他地方高.
Ø從1960到1980年間, 美國國內的處方藥銷售額一直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 接下來的二十年成長了三倍, 一年超過二千億美元, 從1980年代早期開始, 這個產業長期佔據美國最賺錢行業的寶座
(~2002). 2002年時全球處方藥的總銷售金額, 約達四千億美元, 美國國內市場就佔了其中的一半.
Ø1980年開始, 美國國會通過立法, 加速將由政府經費補助的基礎研究, 轉化成實用的新產品(技術移轉), 其中拜杜法案(Bayh-Dole
Act)將國衛院贊助計劃的研發成果, 下放給各大學和小型企業, 專利授權給製藥公司使用, 之後的立法允許國衛院可以和製藥公司簽約, 將研發成果直接移轉給企業, 從此大廠開始逐漸依賴學界, 小型生技公司和國衛院.
Ø品牌藥的獨佔有二種形式: 一種是美國專利商標局所授予的專利, 另一種則是美國食品藥物理局所發給的專屬權.
Ø2002年, 財星五百大內十家大藥廠的總收益(359億美元), 竟超過其餘四百九十家大公司的加總(337億美元).
Ø愛滋病藥AZT, 早在1964年密西根癌症基金會(Michigan
Cancer Foundation)就已合成出AZT分子藥物, 打算用來治療癌症, 但一直無法證實有效,
1974一間德國實驗室發現AZT對於受病毒感染的老鼠是有效的, 於是寶威藥廠(被GSK併購)便取得該分子藥物, 希望開發皰疹病毒的藥物.
1983年, 國家癌病署(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主任Samuel
Broder成之篩檢小組和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 過濾抗病毒藥物, 於1985年發現AZT可以有效抑制愛滋病毐. 沒有貢獻的寶威藥廠馬上申請受滋病藥品專利, 進行臨床實驗, 於1987年便得到FDA的上市核准.
Ø臨床試驗的三階段, 第一階段是讓幾位健康者服用, 以建之安全劑量標準並研究該藥在人體內的新陳代謝與副作用(癌症與愛滋病例外), 第二階段是有相關疾病或是下在服藥的數百名人數, 評估投藥與未投藥的對照, 第三階段是針對更大量的患者, 評估藥品的安全性與功效.
Ø藥廠為了防止商業機密外洩, 通常在新藥的臨床試驗開始之前就申請專利, 但臨床試驗的時間會佔據藥品的二十年專賣期限, 為了趕緊結束試驗階段, 會給醫師豐厚的報酬, 使得原本不適合臨床試驗的病人登記入選.
Ø“品牌學名藥”的有效成份類似品牌, 但又不完全一樣, 所以理論上沒有侵犯到專利權, 但又宣稱具同等藥效, 所以也不需做臨床實驗, 是新興勢力.
Ø藥廠為了防止商業機密外洩, 通常在新藥的臨床試驗開始之前就申請專利, 但臨床試驗的時間會佔據藥品的二十年專賣期限, 為了趕緊結束試驗階段, 會給醫師豐厚的報酬, 使得原本不適合臨床試驗的病人登記入選.
Ø藥廠為了防止商業機密外洩, 通常在新藥的臨床試驗開始之前就申請專利, 但臨床試驗的時間會佔據藥品的二十年專賣期限, 為了趕緊結束試驗階段, 會給醫師豐厚的報酬, 使得原本不適合臨床試驗的病人登記入選.
Ø“品牌學名藥”的有效成份類似品牌, 但又不完全一樣, 所以理論上沒有侵犯到專利權, 但又宣稱具同等藥效, 所以也不需做臨床實驗, 是新興勢力.
Ø2002年力排名財星雜誌美國十大藥廠的全球銷售額, 合計是二千一百七十億美元, 其中有14%(310億)投入研發工作, 獲利率為17%(360億), 但有31%(670億)是花在市場行銷與行政費用上.
Ø為什麼獲利如此驚人的產業需要龐大的股權資本, 唯一可能的解釋就是藥廠主管的部份收入來自股票選擇權.
Ø1998到2002的五年間, 共有415項新藥獲得許可, 其中只有133項是屬於新分子藥物, 其餘皆為舊藥更新, 另外能提供比市面上療效更好而列為優先審查的只有58項, 且比例還逐年下降,
1998年16項,
1999年19項,
2001及2002年各只有7項.
GSK 的營運長Bob
Ingram 曾說, GSK向外部取得的藥品, 營收額只佔總收入的17%, 和輝瑞的30%及默克的35%相比, 必須迎頭趕上”. 大藥廠的競爭如今不是在比賽開發新藥的能力, 而是去爭奪數量有限的藥品註冊權.
……………………………………………..
……………………………………………..
有興趣到書店走走, 一本好書總讓人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