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在號子遇到凱因斯 (Keynes and the Market: How the World’s Greatest Economist Overturned Conventional Wisdom and Made a Fortune on the Stock Market) -- Justyn Walsh 著 / 周沛郁 譯

看了一本好書, 會和誰分享, 我喜歡把精彩的部份留下, 和未來的自己分享~

u文字是思考者攻擊不思考者的武器, 本來就該有點瘋狂. --- 凱因斯, <國家自足> (National Self-Sufficiency)

u1919<和平的經濟後果>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eace) 出版, 描寫巴黎和會.  “若我們刻意使中歐因乏, 筆者大膽預測, 報復之舉將十分劇烈…….”

u….我真正引以為傲的, 不是擁有財富, 而是得到財富的精明技巧….---Ben Jonson,英國劇作家. <狐坡尼> (Volpone)

u傳說, 邱吉爾曾說: 每次我問六個首席經濟學家問題, 都會得到七個答案---其中兩個出自凱因斯先生.

u1919年八月, 凱因斯在給母親的信中寫道: 金錢真奇怪….只要具備一點點額外智識和特殊經驗, 錢財就這麼滾滾而來, 完全不合常理.

u1925年當時財政大臣邱吉爾決定讓英鎊重拾金本位制度, 凱因斯極力反對這項措施, <邱吉爾的經濟後果>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Mr. Churchill) 中凱因斯認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十年來英鎊其實已經貶值, 但國內專家不願接受, 堅持使英鎊維持強勢地位, 可能使英國出口商定價過高, 銷量降低, 造成失業, 進而危及經濟. 不過卻乏人問津, 在倫敦時報的投書中黯然寫道: 和金融版面的主編辯論財政改革之事……就像六十年前和主教辯論達爾文主義.

u1920年代早期許多歐陸國家受大戰摧殘, 勉強支付賠償金, 通貨膨脹嚴重, 德國政府印鈔的速度過快, 使德國面臨惡性通膨, 1922年要價不到200馬克的麵包, 到了192311, 卻賣到2000億馬克.

u1920年代中期, 史密斯認為普通股固有的複利效應, 是當期企成普通股崇拜的關鍵因素.


u大家用同樣的方式思考, 等於沒人在思考---巴頓將軍 (George S.Patton)

u詹姆斯. 索羅斯基 (James Surowiecki) <群眾的智慧> (The Wisdom of Crowds) 書中解釋 : 獨立性對理性的快策十分重要, 原因有二: 第一, 能使犯的各種錯誤之間沒有相關性; 個別判斷錯誤, 只要錯誤並未有系統地指向同一方向, 就不會毀了集體的判斷. 第二, 獨立的個體, 較可能有新的資訊, 而不是大家早已熟悉的陳舊資料.

u食人族的神是食人族, 十字軍的神是十字軍, 商人的神是商人. –愛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 <論行為> (The Conduct of Life).

u 他們說我瘋了, 我說他們才瘋了, 媽的, 結果他們人比較多. – 納撒尼爾. (Nathaniel Lee), 英國復辟時期劇作家, 瘋人院病患.

uGreater fool, 只要我不是最後一個接手的傻子.

u股市是經濟學或是心理學?

u歐文.費雪身為新古典經濟學家, 專業領域為理性市場研究, 卻在1930年股市高峰借錢買蘭 德公司股份, 損失約當今日的一億美元, 費雪破產, 請求耶魯大學買下他的房子, 再租給他.

u凱因斯認為行動, 大膽與冒險精神才是經濟問題的解藥. 他不認同古典經濟學家將景氣轉壞視為達爾文主義的例行大掃除, 認為表現不佳的企業藉此篩掉是好事. “長期的觀念會誤導當前事件. “長期來看, 我們都難逃一死. 若風暴來襲時, 經濟學家能做的只是告訴我們: 風暴過後就會風平浪靜. 那麼他們為自己定下的任務未免太簡單, 太沒價值了. – 凱因斯, <論貨幣改革>.

u1932, 美國部隊在麥克阿瑟和喬治. 巴頓將軍指揮下, 由初次執行武裝衝突的艾森豪協助, 以刺刀, 坦克, 和催淚瓦斯, 粗魯地清除了美國國會大廈前的臨時帳篷; 那是幾千名戰場老兵求政府援助的遊行.

u凱因斯認為資本主美所受最大的威脅來源, 並非其他革命理論, 他曾說他讀資本論時把它當成偵探小說, 想找裡面有什麼講道理的線索, 卻從沒找著”. 而是積極宣示對現存制度效忠的人. “我們政治家陳腐的智慧, 根據的是一度真實, 曾部份正確的假設; 但這些假設的真實性卻與日俱減. 我們得為了新時代創造新的智慧.  -- 凱因斯, <勸說集>
……………………………………………..
……………………………………………..
……………………………………………..

有興趣到書店走走, 一本好書總讓人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