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本好書, 會和誰分享, 我喜歡把精彩的部份留下, 和未來的自己分享~
Ø社會期盼母親們”割掉圍裙”,
因為我們相信”切斷聯繫”是很重要的,
甚至是由男孩變成男人的過程中的”關鍵",
這種不必要的”脫離”,
造成許多男孩子覺得孤單,
無助, 對自己的懦弱覺得可恥,
因此就偽裝自己的情緒,
甚至是真實的自我.
Ø許多青少年男孩(就像青春期女孩一樣)
遭受著自信心低落與認同的危機,
甚至就一個學習者言,
男孩子的自尊比女孩子的更脆弱.
一般來說女孩子們還可以在私底下告訴其他人有關自己的痛苦與不安全感;
相反的, 男孩們可能會表現出很虛張聲勢或誇張的樣子,
就像是一面”盾牌用來隱蔵內心深處的沒有自信.
Ø“男孩信條”置男孩與男性於性別的緊身衣中,
認為應該獨力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不應該伸手向人求助的,
也因此他就不能與愛他,
渴望與他有人性溫暖接觸的人們有親密的關係.
Ø如何接觸到面具的背後:
ü學著配合孩子自己的歩調,
接納他的心情. “適時沈默症狀”,男孩本身需要自己設定時間,
去決定在開口分享感受之前,
需要沈默多久
ü以行動來連結.
不要催促孩子坐下來跟我們分享感受,
加入他喜歡的活動,
讓他覺得親近安全可以去分享他的感受.
ü藉由告訴他們我們自身經歷的故事,
協助他們把面具摘掉.
Ø研究者發現嬰兒自初生到幾個月大時,
男嬰比女嬰更能表達自己,
但是當男孩到達就學年齡時,
他們許多情緒表達的能力已經喪失,
甚至己經隱而不形,
第一個原因是: 在培養強硬男孩的過程中,
小男孩對於脆弱,
害怕與絕望的感覺覺得有罪惡感.
第二: 採用”分離”的手段,
強調男孩子要在年幼時就與母親在情感上分離,
第一次是在六歲左右,
然後是青春期. 事實上,
男孩子在潛意識底下渴望與人聯繫.
Ø協助男孩子重新聯繫:
ü至少一天一次,
給你的兒子全心全意的注意
ü鼓勵孩子表達出所有的感受
ü當一個男孩子表達了脆弱的情緒時,
不要嘲弄或斥責他.
ü在跟孩子說話時,
不要使用羞辱的字眼
ü公開也慷慨地表達你的關愛與同情
ü讓孩子知道他們不需要表現得像”雄偉的橡樹”一樣.
ü為他創造一個廣義的男性楷模
Ø關於男孩迷思背後的真象:
ü迷思一 :
天性與睪丸素酮勝過教養.
真相是: 男孩子的行為受關愛他的人的影響勝於天生遺傳的因素.
ü迷思二 :
男孩子應該像男孩子.
真相是 : 有很多方式可以成為男孩子
-- 多樣化的男性氣概.
ü迷思三 :
男孩子是有毐的 --
反男性. 真相是:
男孩子是有同理心的.
Ø男孩如何與人聯繫:
ü相對女孩,
他們較少用語言文字的方式表現關愛,
他們用行動. 如是幫別人做事,
或和別人一起做事,
做可能的動作協助朋友或所愛的人脫困.
Ø母親協助兒子變成男人, 與社會傳統醒對親密的母子關係的疑懼下好相反, 如果讓母親覺得自己是有力量的, 就連帶地會讓她們的兒子也有力量.
Ø許多在成功成人關係中所需要的技巧, 竟然是我們不敢教給下在成長中的男孩子的, 這些技巧像是聯繫關係的技術
(同理心, 協調與妥協), 而不是競爭; 有依賴, 脆弱, 與分享困擾的能力, 而不是咬緊牙關, 獨自處理傷痛.
Ø適時沈默的男孩徵狀
(timed-silence
syndrome): 當男孩子自尊受到重擊, 或是覺得傷心失望的時候, 最先的反應是退縮, ,獨自療傷. 如果母親在這個時候以關切的問題詢問他, 只會讓他覺得更丟臉, 更退縮也更生氣. 在許多情況下, 只有在他有時間自己坐下來審視傷口之後, 他才會準備好回過頭來, 談論這個問題.
Ø如何保持親密, 同時讓他準備好面對真實世界:
ü跟兒子公開談論男孩信條, 並且在他反抗男孩信條, 也成功了的時候, 全力支持他.
ü教導其他人男孩信條所存在的問題.
ü討論關於妳愛的男人與為什麼妳愛他們的方式, 來教導妳的兒子所謂的男子氣概, 另一方面, 要小心不要說妳不喜歡周遭的男人, 而讓妳兒子覺得很困惑.
ü父母責任的輪替: 給孩子一個訊息, 那就是同理與照顧不只是”女人的工作”, 而嚴格與強悍也不只是針對男人而言, 自然而然地, 男孩子會變得更有彈性, 對他自己的男性認同也會更覺自信.
ü當妳兒子受傷了, 不要遲疑, 直接去問他是不是想要談談 並等到他準備好要跟妳談的時候.
ü如果兒子拒絕跟妳談, 不要羞辱他.
Ø真正的父親: 父子間的同理關係
ü他是誰比他做什麼更重要: 重視你兒子”是這樣一個人”, 而不是”做了什麼”, 也就是說, 不是因為你”希望”兒子擁有哪些特質或特殊能力而愛他, 而是因為他”已經”擁有的特質與能力, 而這些是自然天成的.
ü支持母親: 並不是指在她管教兒子時保護她而已, 而是一位尊重母親給兒子愛, 不會羞辱兒子接受母親的愛的父親.
ü避免擔任守門人員般的母親: 有時候雙親中一個人出面獨自處理就是最好的, 妻子無意識指正, 常會讓黨父親的覺得自己很丟臉, 不受歡迎, 也因此就逃避了與兒子下一歩的聯繫
(特別是沒有受到自己父親關照過的爸爸們).
ü自由的去發展你自己的遊戲, 教導, 關愛兒子的型態, 不需要跟別人比較.
ü不要作警察爸爸: 只有”照顧者”, “玩伴與老師”兩類父親對孩子有正面的影響.
ü表現出來而不是用說的: 例如, 告訴你的兒子”不要看電視, 去做功課”, 效果比較差, 倒不如自己不看電視, 而當他在做功課時, 在他旁邊讀一本書陪他. 這樣可以避免了看起來是讓對方屈從或自己是施恩者的模樣.
ü真正的男人表現出自己的情緒: 讓兒子了解, 象徵一個成熟男人的標記是, 一個男人知道自己的缺點, 也需要別人的愛與支持.
Ø青少年的嚴酷考驗: 成長, 變化與性慾
ü父母親與兒子可以公開討論有關性的議題, 去體會親子之間的親密感, 我們兒子所感受到的痛苦與孤寂會大大減少.
青少年在自己身邊物色偶像或楷模. 一般而言, 他們對家中的良師最為景仰, 遠比其他的人物還要欽佩.
……………………………………………..
……………………………………………..
……………………………………………..
有興趣到書店走走, 一本好書總讓人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